广告位 |
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SEO教程 >
凤姐为凤凰唱《30岁的女人》,80岁的新华社客户端唱什么?
2021-01-27 10:07SEO教程 人已围观
简介提示:点击上方今日鸡血添加关注7月21日,罗玉凤发表了担任“凤凰新闻客户端签约主笔”的第二篇文章:《恋人赶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纽约》。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的文章下...
提示:点击上方今日鸡血添加关注
7月21日,罗玉凤发表了担任“凤凰新闻客户端签约主笔”的第二篇文章:《恋人赶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纽约》。
在凤凰新闻客户端官方微博的文章下面,近9000个评论,2万多个转发,熙熙攘攘。很多人都感觉,凤姐的《知音》和《故事会》没白看,说“书和远方改变了一个人,凤姐也不例外”。
甚至引发了高晓松的关注:“写得不错,朴实白描,哀而不伤。直逼作协副主席,斜逼作协主席,倒逼网络作协主席。小瑕疵: 英文写错了。小好奇: 34岁住34街的前男友是韩国移民?那里好多韩国小馆子。”
从7月16日开始,到8月4日,鸡血君看过了凤姐的4篇主笔文章。这个在今年9月23日就步入30岁而立之年的老网红,忽然转变了画风,就像今天新浪微博的热点:综艺节目《蒙面歌王》野草(谭维维)翻唱的那首《三十岁的女人》一样。
“她是个三十岁至今还没有结婚的女人……我喜欢 三十岁女人特有的温柔……可是这个世界 有时候外表决定一切……”
没有找到谭维维的翻唱
原唱用在这里反而欠点意思
一位屌丝主笔
凤姐身上,有各种段子。说她黑丝白鞋参加《中国达人秀》海选,笑容满面地宣称:“其他的选手不是明星,而我是明星。”当场就被吐槽。
忽然,凤姐讲出了很多她眼中真真实实的过去和现在。由她担任主笔,体现着凤凰的推广思路。就如凤凰财经特约记者张璐说的那样,和凤姐没有约成的饭局,是因为凤姐这个人,现在是宁可当“屌丝”不愿做“名人”。
凤姐是名人OR明星吗?我觉得不是。她的形象和她的言论,在所有网民的心中,已经固定成为一个顶级奇葩的屌丝。对她,远没有对芙蓉姐姐那么宽容,她是99%的骂声+1%的围观。
过去,我们觉得找骂其实是自黑,被骂才被关注。而现在,“吐槽就是生产力”。用屌丝的笔尖深入生活,引发的不仅有骂、有关注更有互动和思考。
不要明星要网红
年初,凤凰大声量提出新的Slogan:“就做不同”,并一直通过选择新一代偶像李云迪、王大锤、应采儿、耿乐等明星代言客户端,成为了焦点话题。
但是,仅限于广告。对于内容为王的新闻客户端,在内容产出方面,凤凰新闻客户端的传播推广什么思路?如果找来大明星来做主笔呢?比如范冰冰?第一她没时间,第二她离我们还是太远,第三她们常用的其实是通稿。
纵然无论是剪胸还是马震,在他们的表演和展示中全网沸腾,但网民还是像个偷窥者,或是集体打酱油。对娱乐圈,我们动用的是八卦的嗅觉,而不是场景的神经。
所以,凤凰新闻客户端自身没有办法通过“明星”成为“明星平台”。目前,可以谈时代、讲故事、说情怀,就是不说“我是明星”,显然,网红的语言功能更强,内容产出短平快,成了首选。
绘制场景,带入话题
无论是马佳佳还是凤姐,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标签化个体,是凤凰比较钟情的。网红总有话题,有话题就不怕被人遗忘故纸堆。
而且,这些人的话题性能构建出一个生活化的场景。马佳佳,青涩的她用一个宏大的PPT在劝慰大学生。听到她的名字,脑袋里又把她所有的经历走马灯过了一遍。
凤姐,则是一个丑却对配偶高要求,以各种奇葩言论支撑自己的网红之路,一个当过老师、收银员、美甲工的人。想到这个名字,就仿佛想象出了被网民“捧红”的过程,一个在地铁看故事会的姑娘,在美国修脚的却让人好奇的纽约外来人。
无论是过去的经历,淡去的5年时间,还是现在忽然转身励志姐。在这个“大跃进”的时代,都仿佛是身边人的样子,好像在讲一副可以复制的“成功”。
凤姐绘制场景的能力很强,举个例子。对话梦想奥斯卡奖的芙蓉姐姐,她说:“姐,天亮了。工头在叫我们呢……”和“姐,别做梦了”比起来,强的不是一星半点。
在话题的带入感、借势热点方面,凤姐更有一套。
①《中国明星的“黑舞台”》说到范冰冰、张馨予、李晨,甚至说到奶茶和刘强东,没有一个不是玩转风口浪尖上的人物,真是热点捕捉好手。
②《恋人赶我坐最后一班公交车回纽约》说到这个只约炮不恋爱的城市,说到约完之后不允许过夜从男方家里被赶走。聊聊一个剩女的感情,聊聊和约炮相关的事。嗯,永恒的话题。
③《有一只鸡在我面前,我绝对跑不过它》淡淡的讲讲自己的身世和求学的路。最后告诉大家,学历:家人奉若珍宝,其实不如一张废纸。好像看到了很多人“创业之前的故事”,大家都不容易,罗玉凤也一样。
④《做“名人”不如当屌丝》与其饱受舆论之苦,不如饱受头疼之苦;与其说话小心翼翼怕被骂,不如默默当个屌丝比较好。想“成功”的人多了去了,看来不能治头疼,就治治妄念吧。
从奇葩走向清淡随笔,凤姐唱一首《三十岁的女人》,也算是凤凰用主笔在践行自己“就做不同”的思路吧。
新华社新闻客户端的歌者们
相比凤凰这首既成熟又清纯、矛盾重重和闷骚的歌。新华社新闻客户端,请谁来站台?唱一首什么样的歌呢?
7月30日,由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“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(2015)”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。重点就在这个“融合发展”。
现场对话中,提到信息传播越来越多样化、碎片化、娱乐化和情绪化,提到信息过剩、信息泛滥是现在用户获取信息最大的烦恼,真正的垂直的、有价值的内容则相对太少,或者说不容易发现。
新浪网孟波认为,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,需要找到新的用户、新的作者、新的内容、新的关系、新的品牌、新的影响力、新的市场。
80多岁的新华社正在融合发展中,作为国家通讯社自主掌控的移动门户和新媒体旗舰,“新华社”客户端新版上线后总下载量超过6500万,并以每天60万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,搭上了新技术、新应用的快车。
在此基础上,究竟以什么样的作者、内容、关系和影响力,来推进这个“融合发展”呢?
鸡血君想到了这次《蒙面歌王》流浪者翻唱的一首歌:《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》。
“不是你亲手点燃的,那就不能叫做火焰;不是你亲手摸过的,那就不能叫做宝石;你呀你,终于出现了,我们只是打了个照面,这颗心就稀巴烂。”
当然就是这首歌表达的情感了。新华社有无以伦比的优势,“招牌记者”和一线、第一时间的新闻内容,有很多“情绪性”话题能挖掘。
找谁唱?不少人做过记者梦,更做过战地记者梦。
很多人提起战地记者,血液里的激情就会被唤醒,这是一类用自己的汗水、泪水、鲜血去目击、去融入战争的族群。他们让这个世界显得更清晰,让生活在和平生活中的人们通过他们的镜头了解灾难、品尝苦涩,从而倍加热爱生活、珍视生命。
新华社有很多知名的战地记者,除了那些枪林弹雨下的报道之外,他们也一定有更多想说的话。比如:
①“情侣拯救战场,谈情说爱赶走战争瘟疫”,聊聊无时不刻的爱情;
②“眼神说”,描绘每张照片里面的每一个眼神的每一个故事。;
③ “一件淘宝包裹寄到阿富汗”,与时代热点相关的随笔。
……
用及时性和第一手资料,打造无法山寨和模仿的内容。
前段时间,新华社新闻客户端发布了“问记者”功能,激发了对第一时间、一线记者的互动。所以,针对热点事件进行报道的记者,也是歌者之一。
前几天,来自四川大凉山彝族小姑娘的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,成了热点。
随着新华社记者的报道,热点的种种问题、疑点浮出水面。
在热点当中不断的分析、深挖,形成热点接龙:热点成就了内容,而内容也成就了新的热点。让那些曾经在纸背后的“记者”,那些“客观”、“理性”的概念化标签,变成充满色彩的“新华社”形象。
所以,与其唱柔情的歌、时代的歌……不如唱一首要死要活的歌。因为这种内容、这种故事、这种情绪的激发,只有那么少数人,能做到。
PR爱实战 奇文共欣赏
欢迎关注
公众号:今日鸡血
微信号:jixue365
新浪微博:@今日鸡血
今日鸡血为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
WeMedia为自媒体第一联盟
转载请标注公众号来源
很赞哦! ()
广告位 |